城市更新是持续有机的发生,
历史上没有哪个真实的城市,
发展到某一个风貌之后,
就固定不变了。
真正的可持续应该是
进入历史的长河,
在每一次的微更新里
慢慢积累下来,
它呈现的样貌才是
城市更新的真正样貌。
想请您聊一聊,为什么起这个名字,事务所是在什么样的历史的背景下成立的?
*左:钟冠球、中:宋刚、右:朱志远
竖梁社刚创立的时候,我们起的名字叫coenosis,是拉丁词语,意思是生物群落。我们想象未来设计师可能都是像生物群落一样,通过网络进行协作,我们当时的设想今天看来已经变成现实。
*竖梁社初搬到黑盒子社区
因为拉丁文字的词语传播非常困难,并且注册需要中文名,所以抽取了C、N、S三个字母,取了谐音“竖梁社”,这个谐音也来源于宋刚的老家,他们盖房子时,都得把一个横梁给立起来,立起来这个阶段正好是我们刚开始的阶段,于是就用了这个名字。
*竖梁社办公环境
疫情期间建筑市场内卷的特别厉害,很想了解一下,你们事务所目前的状态。
疫情给我的感受是线上交流变多了。疫情之前出差非常多,但现在出差减少了。有要讲的线上讲,面对面绝对是更充分的,但线上的好处是节省了交通时间。
除了常规的办公地方,会议室变得特别重要,特别疫情时要很珍惜聚在一起的时间,所以聚在一起时大家就会很高关注集中精力把问题解决,反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未来有可能设计行业都是这么做,固定办公室变得不太重要。像我现在要跟不同的项目组合作,我需要参加不同会议持续讲不同的问题。办公地变成everywhere(任何地方)都可以。
*竖梁社办公环境
最早是在2008年、09年去做这些工作,当时我们比较年轻,会有一些职业上的追求,这种追求是超脱profession的层面,更多的是想要创造一些新东西,还在理想层面。
*宋刚在康奈尔上学期间
比较入世的一面要从我们做项目定位说起,一开始是比较尴尬的2008、2009年是中国房地产狂飙突进的时代,但很可惜我们当时研究生刚毕业本质上还不太了解这个市场,也不太懂它的规矩。
我在美国念书时包括我当时的导师,没有教什么正经的关于建筑的东西,说的比较极端一点的,美国和西方在大建设过完以后,已经在畅想宇宙了。
我们是严格意义上的学院派,没有正儿八经在大的设计公司干过,所以一开始没办法融入这个狂飙突进的房地产的潮流里头。作为应变,我们开始思考怎么差异化的发展,这就奠定了我们做微改造的角色,直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标签。
第二个标志点跟当时亚运会有关系,亚运会时期,恩宁路的片区拆了一部分,收归了一部分国有,后来搁置了很多年,等到2015、2016年重新启动的时候,我们机缘巧合做了这个项目,并且在政治上得到一些肯定,进一步的强化了我们标签,随后也就不太愁具体的设计项目了。
*恩宁路永庆坊改造
这是从入世的角度,所谓的面对市场。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我们会有一些妥协变通的一面。理想这一边,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是希望整个团队以建造作为核心;
第二,我们没有选择明星事务所完全一个人的模式,我们是合伙人的制度,这也呼应了我们本身是一个集群,一个群聚的意思。我们是比较开放的体系,总之是想淡化个人色彩更希望是一个群体出现。
第三,疫情期间我们并没有做什么伟大的事,业务量也在下滑,但好歹就生存下来了。
*团队回访项目合影
About the future
-技术是未来的方向
最早知道竖梁社,就是你们的参数化设计跟数字建造,特别有鲜明特色。所以想听您讲讲这方面的东西。
当时很年轻,年轻的建筑师都关注技术。数控制造在今天看来已经很常见,但在零几年还是很先锋的东西,不是经常能见到,例如CNC的一些机器,3D打印等。我们很关注数字技术,认为它是未来的方向,今天看来确实也是这样。
宋刚的导师,清华大学的徐卫国老师,对我们的影响挺大。他是中国推广参数化设计第一人,我觉得到今天他仍然有这样的地位。
真正数字化设计应用到项目现场,是2013年在佛山做的艺术村。它外面的表皮,全是数控做的。珠三角拥有全国最好的数控企业,只是我没想到,这边的业主相比之下会更加实际,接受程度不高。用数控设计的精度,可以做到跟模型一模一样,在当年大家不一定理解,很多业主觉得只要够快就可以,不一定需要这么高的精度。
现在不一样,今天大家除了要快还要精度,以及品质。但在十几年前,品质没那么重要,速度是第一位的,所以当时我们很多这样的加工,造价是很高的。造价降不下来,推广力度就不大。
所以很多都是科研,有一些新算法,新的制造变成自己玩玩。这跟我们想做的东西有点矛盾,所以我们仍延续这个思路到今天。
*佛山艺术村
我们在学校教的课程,学生会探索很多新的东西,有机会我就把它应用到我们学校的场景,我在这几年做了很多的竹构,其实都是有关联的。学生做一些尝试,我就发现这些也可以在社会上应用了,就把它摆到实践里。
我们的研发到实际是有过程的,当年觉得有一定的差距,但今天我们还是希望跟以前最早时有一定的连续性。
我们有7、8年的时间,是一半教书一半实践,没有特别系统的公司化。2018、2019年开始,慢慢的更像一个企业,之前更像工作室。那个时候,业务量也没那么饱和,会非常热情的在学校教书,能够去教授不是特别具体的工程设计,因为大学生们比较难理解工程设计里面发生的怎么去解决问题,怎么去协调各种事情。
数字化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当时也是新潮,就在学校做了很多工作。后来在华工做了一些实验室,钟冠球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这个接力棒就交到了他那里。
*钟冠球与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
Sustainable
进入历史的长河慢慢积累-
竖梁社在城市更新方面已经做了挺长时间,也有不少作品,请你们聊一聊对这个主题的看法。
我很早就关注可持续,在今天我觉得可持续已经成为一个共识,建筑做完之后不单单只是漂亮三天,很快就坏掉,这个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关注的是建筑如何能在运营当中变得更好,所以很多项目中我们很早就介入到运营中来。
无论我们做的TIT创意园还是琶醍项目,即珠江啤酒厂的改造,已经十二三年了。我们一直跟进着里面的改造项目,也知道运营者想要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这才是可持续的。
当今天大家再去看它,它甚至比十年以前更有生命力,可以看到时间的痕迹。我觉得这才是可持续的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本来就是持续有机的发生,历史上没有哪个真实的城市,发展到某一个风貌之后,就固定不变了。即使是一些文化名城,也在不停的适应现代社会。反而是当今的某一些思路把城市固定在,比如明清时期、民国时期,这反而是不持续的做法。
做永庆坊的时,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街坊一开始没有参与到项目中来,因此只是局部的去改造。但随着这个地方人气越来越旺,你会发现街坊他自己去改自己的房子,把原来很普通的住宅,改成网红店,或者请别人来运营。
东莞新基的白房子项目,一开始只是星星点点几个,慢慢有人气之后,带动了整个村子,大家纷纷翻新改造自己的房子。建筑师起了一个头,但真正更新的力量是由这个社区,或市民自发而来,大家一起完成,这是可持续发展当中更加重要的东西。
你们项目的服务时间跨这么长,这是你们事务所的一个特点么?
2009年亚运前琶醍做了一个地景建筑,当时就结束了。后来琶醍在有轨电车穿过之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它把汽机间,发电机烟囱下面的煤棚,都一起更新。所以在城市更新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因为跟业主建立了很好的互信关系,每次更新仍旧继续找我们。
我们不断的跟进项目,就有一个连贯性,其中的思考是贯穿了十年的。城市在发展,很难去找到某个style是哪一年的,广州骑楼街,代表了某一段历史,骑楼街也是民国时期统一建设,那再早是什么呢?我们在欧洲看到的很多古城,是不断的在做微更新的,这些微更新不是在某一次,不是像今天我们去改古城,统一按照一个样子刷白了就完了。欧洲是不同年代都叠加在一起的。
真正可持续应该是进入历史的长河,慢慢积累下来,它呈现的样貌才是城市更新的真正样貌,这是我们挺想跟非专业观众去讲的一个方向。
Built(已建)
-闹市里的童话世界
想了解你们是如何拿到这个项目,能聊聊这方面的情况么?
这几年很多学校这方面的设计,特别在深圳有大量新建项目,但改造的项目不多。所以我觉得这属于学校微改造项目中一个很好的典型,且花的钱特别少,比起那些动辄几个亿的新建项目来说,用了3000多万,就能够做到非常好的效果。
第一从经济价值和最后的效益来看是非常好的。第二能获得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之前在顺德做的非常多很好的设计实践,才拿到的一个机会。甲方主动找到我们,这个项目其实也是让别人很头疼,不知道如何去改。因为建筑本身没有什么特色,仅两栋破房子,条件也一般的,不过自然条件不错。
印象特别深的是航拍图,小学跟整个龙江完全融合在一起,但是通过颜色跳脱了出来,项目的地形是怎么样的?
钟冠球:
整个锦屏学校是分成两个不同的标高,一个标高在下面,跟周边的老龙江融为一体。它没办法像一般的新建校园一样大动干戈,像一个U型的口袋,大型机械进不去,上面又是个公园,有高差,车更加进不去。
后来我们就定了一个策略—散件拼装。散件都在工厂预制好,拿到这里再拼装。不用很重的土木的器具,不用混凝土,散件轻钢结构拼装,这样就能实现建造上的可能性。
而且当时工程时间也特别短,跟一般的建设项目不太一样它特别极致,要求不能耽误学校开学。除了场地紧张,真正施工的时间也特别紧张,所以选择这个方案是非常的恰如其分。
学校本身是一个初中,原来是初中生使用了,后来计划把龙江最好的小学——城区中心小学的低级部,一、二年级放到这里,这其实是个很特殊的要求。
因为小孩从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个衔接。要做的让小朋友也喜欢,所以就做了些比较有意思的造型。我们还要处理他们心理年龄的过渡,在改造过程中有很多技术性的东西,原来初中生用的条件不适合,例如我们把台阶改矮,把栏杆都增加了两道等。
色彩是来源于学校的主题色——紫色,其他是跟山体一样的颜色。其实今天看到项目的很多想法,都有一定的来源,之所以有装配式样式,也是跟低年级的小孩所使用的状态密切相关。
小学主路口的改造,很有意思,用大人的话来讲,感觉很有仪式感。
这个学校比较特殊,校门左右两边楼都不属于学校,等于被夹在中间。原来的校门还退进去,显得特别不起眼。以往门口给大家的印象比较忙乱,我觉得它是彻底迷失或者说是藏在市井生活里的。
但我们想做的就是梦想照进现实的感觉,学校里面做的是很童话的,因此也希望对着这个混乱的小桥街道,让人感到一抹亮色。对于家长或是学生来说,在庸庸碌碌的日常生活中,能看到一些童话色彩。
在这个解决方案上,你们在跟校方提出解决方案的时候来回多吗?还是你们的设计方案很快就得到他们认可。
其实来回不多,因为第一是时间很紧张,我们接到任务时离开学没多少时间,建造时间也就几个月,当提出理念之后,无论政府还是校方都觉得非常好,给予了我们很大的信任。
如果没有这种信任感建筑师也没那么卖力,这是相互的。整个理念里,因为有了公园,就多做了很多不同的,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条件。这样情况下,我问校长“你们的配套在哪里?”但没地方做。
于是我们把这些配套是放在公园上面。我们做的东西要跟公园融为一体,所以多了一些模块化的小建筑,比如说森林图书馆、巨蛋和击剑馆。
公园里的构筑物,正常做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房子不行,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大的构筑物,并且这个大巨蛋还能形成冬暖夏凉的气候的效果。所以很多东西都来源于基本的功能需求,但需要有创意,不单单是完成了一个动作,要需要想如何把它转化成很妙的想法。
所以为这个我还写了一首小诗:公园里的校园,校园里的公园,乐跑山雨间,校园林声丛,就描述了这个童话般的场景。
Being Built(在建)
石湾美陶湾的首站和末站-
红卫岗是佛山的石湾的一个村子,当地是以陶瓷工业闻名的,红卫岗其实是建国初期配套陶瓷厂所建造的工人居住区,所以更像是工人的生活村。大部分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建,很有历史。
*红卫岗现状
红卫岗,很有文革的烙印。看介绍说你们给这个项目的定位要保留文革时代的一些特征。
它的整个建设周期和生存周期,是跟建国初期到文革时代结束所重合的,在现场时有很大感触,能够感受到当时建国初期,人民群众对建设祖国的澎湃热情,同时还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红卫岗现状
为什么它叫红卫岗其实可能已经不可考究了,但它最大的特点就是99%都是红砖建的房子,且都是很简易的红砖,阳台和门楼的搭建也都很简易,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水平,经济水平不是特别高。
但通过人们的生活,它赋予了环境当中很多不一样的气息。比如它的阳台栏杆是直接用工厂生产的陶瓷产品,高压线的绝缘体去做的,砖也是用这种陶瓷砖来做。
*红卫岗现状
很多居民喜欢在门口,在阳台上养一些花花草草,打理的非常的有生活气息,由于村落的肌理特别狭窄,所以邻里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很紧密。大家都在同一个厂工作,上班下班生活也在一起,能感受得到当时的生活气息和生活细节,给我们的感觉跟文革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它跟这个时代的工作生活烙印很强烈。
改造原住民是迁走么?看项目规划,它的功能其实是有所改变,不是拿来做居住的。
确实是遗憾,因为时代的变迁很多工厂都已经迁出城市中心,伴随着它的居民,因此也迁走了,剩下的就是它的躯壳。
但从它躯壳的肌理和物理空间能读到很强烈的生活信息,现在物业已经收归公有,居住的人已经非常少。且这种生活的环境,也不太适应现代的生活居住的要求。
*红卫岗现状
项目位置特别靠近南风古灶,本身就是在南风古灶的历史保护街区的范围之内,所以对它的风貌和肌理的保存也有一定要求,就算是改变功能,这些特征还是得要保存。从建筑的等级来说,它不属于文保,也不是历史建筑,也没有文物,它其实就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东西。
从效果图上看,感觉它改造之后是品质较高的一个社区,这就是它的定位么?
这个项目是石湾本地文化产业新的提升计划里的一个项目,定位是面向于世界的。
石湾瓦甲天下,它也是中国陶瓷产业的两大中心之一,一个是景德镇一个是佛山。但从陶瓷文化来说,景德镇远远比它出名,怎么把石湾的陶瓷文化推向世界,其实也想借助于这些项目能够把它的定位拔高。
*红卫岗改造效果图
它的定位是高端的,但看效果图还是保留了以前年代的风貌,所以这样会不会有点问题?
关于建造和选材,确实也费了很多功夫,首先这种红砖现在使用越来越少;另一个,我们当时想保留很多现有的外墙来呈现原来的肌理,但实际上通过大半个世纪的洗礼,材料已经风化的很厉害。
我们就想能不能拆下来再砌呢?也不行,因为它一砌就碎了。最后我们在外省找类似的红砖,比较了十多种不同厂家的红砖,最后选出跟原肌理比较贴近的一款来应用。
*红卫岗改造效果图
*红卫岗改造效果图
它是真正的建筑立面,清水的红砖,我们不做任何的粉饰就是真正的水刷石。
现在看效果图可能看不出旧的样子,但是我们希望做出来后,它既是新的,但同时它的肌理和质感能够反映原来的肌理。
*红卫岗改造效果图
红卫岗可以概括为整个石湾美陶湾的首站和末站。来到美陶湾,可以先到红卫岗。因为它尺度比较小,都是一个个小房子,不能承载很大空间的展厅,但因为它小而精,你可以像逛街一样,先慢慢看一看它的文化、产业、历史,大致对石湾有个了解。
然后再到其它相关的园区去感受更多的本地文化,等于说是一个浓缩的体验区。我们希望有不同的人群来到这里,让它的业态更多元,比如说一些艺术家的工作室,一些年轻的学者、学生,或是一些文创产业的投资者以及游客等。
*红卫岗改造效果图
Unbuilt(未建)
-文化溯源找到它的特点
竖梁社参展的第三个作品,是未建的作品,请您先谈一谈这个项目背景。
项目坐落在珠海香洲区唐家湾镇,唐家湾既是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区,也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唐家湾官塘,是唐家湾里一个传统的村落,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
除了村庄本身的活化任务,还需要衔接地产和保护规划。对于珠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已有对应的导则,而项目如果要落地,则需要地产开发,因此我们在其中承担了项目保护及地产开发的职责。
*官塘项目现状
做文化街区项目,首先要去文化溯源。从珠三角的广府文化,下推到香山文化,由于靠近海边,且临着澳门,所以它也有海洋文化特质。这些形成了它的本土特色,加上历史上受到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包括南洋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
唐家湾属于香山的子项目,唐家湾文化中的实业救国,是它最为突出的,民国时候出了很多实业家。如果以官塘的角度来看,它突出的特点则是耕读传家。
*官塘项目现状
抓着文化脉络的特点,现场调研和勘测看这个村庄。它的传统格局,基本还保留着原来街道的、街巷的尺度。晚清、民国,包括建国后改革开放的时候,有很多建设性的破坏,加建扩建、违章建设,实际破坏了原来的格局,也造成空间的拥堵,道路不畅等情况。
我们重新梳理现状和原来的历史格局,进行问题研判,做调研活动,将信息收集齐全从而作为设计的依据。
*官塘项目效果图
*官塘项目效果图
What is BBU?
2006年由一群建筑师发起/参与了【首届南中国青年建筑师展】,他们以BBU(已建built、在建being built、未建unbuilt)的形式参展,一群老友在这里分享作品与人生。
2023年阿尔法建筑大会以【可持续的城市更新】为主题策展,针对城市中的老旧社区,历史街区、城中村、旧商业区、城市公园、片区规划等改造问题,9位建筑师/规划师朋友参与展览与沙龙。
*2023阿尔法大会@BBU论坛现场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断变化的气候对我们的人居和因忽视而恶化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我们致力于推进寻求更大利益的公共政策,并为所有人培育更强大、更可持续的人居和繁荣、公平的社会。
每年有200+建筑师、幕墙设计师、创新材料企业来到这里分享全球新项目、新设计、新技术、新材料。在这场旅程中,我们期待你能看见思想的碰撞,你能拥有动容的时刻,你能享受老友的欢聚。
【阿尔法建筑大会】,为了更好的建筑,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