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牵动了全世界人的心,许多国家都向中国施以援手赠送物资,雪中送炭的举动委实让人温暖。
感动以外还有人惊喜的发现,邻国日本物资外包装箱上还附有古诗词版的捐助词。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不少人都被这份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深深打动。诗词是两个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相同语言,也是在这场灾难面前最朴素真诚的支持。
其实除了古诗词外,中日在古建筑中也有能体现一脉相传的地方。
▲日本古京都街道
▲日本贺茂别雷神社
▲中国唐华清遗址
▲中国唐朝飞英塔
日本的京都、宇治和大津市仍旧保留着模仿中国唐朝时期的建筑风格而兴建的都市。
这些古京都建筑物,在历史的进程中为日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也在后续的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到了现在,日本已经成为世界建筑行业发展先进的国家之一。在建筑设计、工地现场施工管理、质量工艺等方面都值得我们所学习。
1.抗震性能
日本一直是个地震多发国家。日本政府在《建筑基准法》中明确的规定:
住宅、楼房的抗震标准为经得住6至7级地震摇晃而不会坍塌;
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商务楼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求能够经历8级地震不倒,使用期限能够超过100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建筑界和学术界在建筑防震领域的研究,可谓是全球首屈一指。
▲日本建筑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十分严苛
2011年日本“3.11”大型地震及海啸发生时,距离福岛仅300公里的东京震级也在7级以上,然而地震在东京市区内造成的死亡人数仅仅为7人。
▲隔震系统的下部板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少地方也时常发生地震,日本实行的隔震建筑技术也可为我们在建设住宅时提供思路。
2.建筑年限
中国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公开表示,中国的建筑寿命只能维持25到30年。
相比日本,1980年就提出了百年建筑的目标;
2007年,再次提出“200年住宅”(结构年限能达到200年)的概念,要求将原本目标为100年的建筑寿命延长至200年。
▲ 大阪市中心区住友大厦,第一期竣工于1926年
日本旧房为何能保持这么久?这一切表面看是日本人对住宅的日常精心保养以及精湛的房屋维护技术,实质源自日本人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住宅建设专业化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日本在建筑技术方面取得多项进展,从房屋结构到软装设计,都能像汽车工业流水线式的作业。
▲日本装配式结构施工安装现场
目前日本20到60层的建筑,包括住宅基本都采用了预制构件,其中约80%的建筑采用了全预制构件,即所有梁柱和楼板都为预制构件。尽管产业化建房办法在单独一幢建筑中看起来成本不菲,但大规模运用,就能有效节约成本,而且流水线标准化生产,也大大提升了建筑质量。
4.“节约”意识
日本国土面积小,人口集中在城市化相对发达的城市中,住宅普遍较小,在这样的国情下,不同于中国人追求舒适度,日本人多在意房间的利用率和便捷性。
▲日本常见户型
想要在狭小的空间里住的舒服,首先要提高的就是空间利用率。经过统计认为收纳空间占有室内建筑面积的10%的比例是比较合适的。而如果没有那么多空间,也可以通过“空间活用术”的手段,发掘很多不常用的空间。
▲单身公寓对于空间的划分
这样的设计对时下的中国也带来了开拓思路,可以应用于一线城市中的出租公寓、小户型房屋等。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仍在稳步中发展,建材产品、建筑设计也在不断的进步,这些都离不开行业人的执着的研发精神,对比其他国家,不足之处虚心学习补足,优势的地方继续发扬,才能让行业获得健康向上的发展。
WINDOOR门窗幕墙新品展致力推动行业进步,为大家带来时下先进的年度最新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期待疫情结束后,我们在广州相见!
——————————————————————————————————
举办时间:原定3月5-7日,视疫情延期待定
举办地点:广州琶洲 保利世贸博览馆·南丰国际会展中心
联系电话:400-860-7808
邮箱:wdvs@informa.com
博览会官方网址www.windoorexpo.com
大会官方微信: